非洲灰鸚鵡

物種名稱:非洲灰鸚鵡(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

IUCN: EN

台灣等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面臨威脅:受棲息地破壞與捕捉販賣等環境衝擊

收容原因:非法飼養、走私、人為棄養

特徵:型粗壯,全長28至39公分,翼展長度46到52公分;重約350至500公克。雌雄羽色相似,通常體羽主要為銀灰色,因而得名。眼周裸皮白色,腹部羽色較淡。尾短,尾羽及尾下覆羽呈鮮紅色,喙部黑色,腳趾鉛灰色。亞成鳥羽色類似成鳥,但虹膜為深灰色或黑色(成鳥虹膜黃色),且覆羽略帶灰色調。

分布:主要原生於非洲中部及西部低海拔(棲息地海拔最高約 2200 公尺)潮濕的森林、雨林、海岸林、紅樹林或椰子園

生態習性:野生的非洲灰鸚鵡通常為群居動物,一個鸚鵡群數量最多可達約 10,000 隻,多於樹梢進食,偶爾才會到地面上覓食

食性:主要包括種子、樹葉、樹皮、樹莖、樹根、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而食用的植物包括李、朴、玉蕊(Petersianthus 屬)、棕櫚(油棕櫚、Raffia 屬)、無花果、鐵青樹(Heisteria 屬)、蠟燭木(Dacryodes)、木棉、爪哇木棉(Ceiba)、阿開木(Blighia)、欖仁樹、可樂果 (Ctragacantha)等;但有時也會以穀物、幫助消化的粗沙粒、昆蟲或蝸牛等無脊椎動物為食。婚姻制度: 繁殖季節為 11 至 4 月間,於樹幹高處(離地面 10 至 30 公尺以上)的樹洞築巢,巢內無襯墊物。非洲灰鸚鵡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鸚鵡,一對配偶每年平均繁殖兩次,野外有關其求偶的方式及過程仍不清楚,已知雄鳥可能會以求偶餵食(雄性向雌性遞送食物)的方式進行求愛。每窩產 2 到 5 顆卵,孵化期 21 到 30 天,羽化期 75 至 80 天,雛鳥孵化後約 12 週即可離巢,約在 3 至 5 歲達到性成熟,而約 2 到 3 歲大時便可獨立。

物種照:

非州灰鸚鵡

資料來源:非洲灰鸚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