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起源

本中心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因應我國於1989年頒布「野生動物保育法」之後,各縣市政府、警察機關和海關人員查緝和沒收經非法手段捕獲、販賣之本地種野生動物,或走私進口的其他國家、地區之瀕危野生動物,使被沒入之動物在等候查証、法院判決或送返其原生地時能得到適當的照料,所逐步設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及野生動物救傷機制的收容中心體系其中之一。

本中心於1992年成立時的目標:

建設和經營

本中心座落於屏科大學校園內的西北角,佔地約2.5公頃,擁有行政中心、醫療中心和20棟(超過100個單位)面積大小不等、結合室內和戶外的動物照養區,每年所需的經營管理經費其中超過96%的年度預算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補助,其餘的則來自屏科大校務基金和民間的小額捐款。

為了進一步推廣自然保育的信念、發揮更大的社會教育功能、吸引更多民眾投入野生動物保育的行列,我們在旅美僑胞 劉沙林 女士、林務局及屏科大的經費贊助下,於 2009 年 4 月完成了「沙林生命教育館」。

功能性及服務

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及救援

我們主要協助中央政府機關進行瀕危物種的長期收容及野生動物的緊急救援,並提供各執法單位所查緝和沒收之動物在等候查証、法院判決期間的暫時收容場所。 從1993年起至今,收容中心曾收容及協助過超過五千隻的動物,包括:紅毛猩猩、多種長臂猿和獼猴、懶猴、台灣黑熊、馬來熊、棕熊、老虎、花豹、石虎、棕簑貓、麝香貓、白鼻心、穿山甲、台灣山羌、長鬃山羊,和許多種國內外的猛禽、鸚鵡、雉科鳥類、魚類、蛇、蜥蜴和烏龜等等。目前園區內收容了約100種、近千隻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並以靈長類居多。

社會教育

每一個進行入收容中心的動物背後都擁有一個故事,我們藉由開放民眾申請參觀,並定期舉辦志工培訓及暑期夏令營,將這些故事透過專業人員的解說及活動過程中向民眾傳遞保育教育的相關知識及資訊,希望藉此從根本改善國人不當寵物飼養觀念,進而杜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行為。

人才培育

野生動物保育法成立之後,近年來國人不當飼養寵物的風氣雖已逐漸改善,但乃有因走私、棄養或在野外受傷的野生動物需要專業人士進行短期或長期的醫療及照養,因此本中心建立了野生動物照養、醫療及福祉的專業能力培訓平台,並提供國內外大專院校的學生或是相關單位的人員來本中心進行野生動物醫療及照養見(實)習,為社會儲備專業人才,以逐漸精緻化整體野生動物的保育行動。

學術研究

除了強化圈養管理之需要,而常態性所進行的自行研究外,我們也接受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的申請,提供相關的研究材料及場地,合作或協助進行研究。為避免不必要或與收容中心設立宗旨不符合的研究項目,向我們提出申請的研究案必須對研究對象不會造成傷害(亦即:非傷害性的研究)。

國際合作

一、為瀕臨絕種動物建立域外的保育繁殖族群:

1995 年起,我們積極的與澳洲、柬埔寨、法國、香港、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荷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英國、美國、越南等地的野生動物保育或收容機構建立交流管道,我們已經與世界各地許多的動物研究、動物照養或收容機構取得聯繫,並且在提昇保育成效或動物福祉的前提下,已經順利完成了多次的動物移送 ,與八個相關機構建立了後續的合作機制。

同時,我們也主動前往了解南亞、東南亞地區的野生動物走私及保育現況,希望以我們的經驗,適度的協助其他國家保育野生動物,並進一步的遏止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

2008 年 7 月我們更與英國的猿猴世界,共同在越南的吉仙國家公園內,設立了一所以搶救當地瀕臨絕種靈長類為目標的收容中心。今後,我們仍將持續擴大對中南半島及東南亞地區的支援行動。

二、召開區域性會議及成立聯絡網:

為加強區域間橫向聯絡及促成區域性的跨國合作,我們積極強化各國之間相關野生動物收容機構資訊、技術及管理工作之經驗交流,建立一致的管理及動物處理制度外,更促成了區域內特殊物種(例如:紅毛猩猩、長臂猿)之圈養管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