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感謝 #獸助何怡君 協助文字撰稿
–
◆失親食蟹獴幼獸-獴布朗
獴布朗於8月被民眾拾獲送來中心,小小的他展開了一段由照養員精心呵護的日子,如今已經從迷你的小萌獸到逐漸適應獨立生活。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影片一起看看他在中心裡精彩的成長故事吧!!
–
◆溪流的指標動物–食蟹獴(𝙃𝙚𝙧𝙥𝙚𝙨𝙩𝙚𝙨 𝙪𝙧𝙫𝙖 𝙛𝙤𝙧𝙢𝙤𝙨𝙖𝙣𝙪𝙨)
食蟹獴,為食肉目獴科的野生哺乳動物,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台灣、印度北部、尼泊爾、緬甸及東南亞地區。台灣的食蟹獴屬於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低至中海拔的山區森林和溪流水域。牠們以溪流生物為主食,因此食蟹獴的出現被視為溪流生態系健康的指標之一。
–
◆生物特徵與飲食
食蟹獴擁有細長頭部與突出吻端,身體呈流線型,毛色以灰色為主,臉部和頸側則有明顯的白色條紋,腳趾間有半蹼,使其善於游泳和潛水。食蟹獴以捕食螃蟹而聞名,但也會獵食魚類、蝸牛、蛙類、齧齒類、鳥類、爬行類以及昆蟲。
–
保育小提醒
在台灣,食蟹獴列為「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Ⅲ)」名錄中。雖保育等級相對較低,然而棲地開發、環境污染、遊蕩貓狗的侵擾等人類活動依舊威脅著其生存,對於食蟹獴這樣的生態指標物種,我們應持續重視並保護牠們的棲息環境,以維護溪流生態的穩定與健康。
–
參考文獻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https://npgis.nps.gov.tw/public/Eco-Trip/index.aspx?s=M0054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https://teia.tw/archives/natural_valley_star/am2022-02-01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3%9F%E8%9F%B9%E7%8D%B4
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2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