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由 照養員羅亦辰 協助撰稿
「動物行為豐富化」是在圈養環境下,為動物提供心理和生理刺激,讓牠們表達自然行為以提高動物福利和其生活品質。行為豐富化主要分為 環境豐富化 與 攝食豐富化 兩大項目,針對上述兩者則再細分為諸多細項,但其實種種的操作,都是為了改善及預防動物們異常行為的發生。
現階段不論是動物園或是像收容中心一樣的收置單位,都已大幅改善過去圈養動物的模式,轉變成以各式豐富化方式經營,除了盼能減低圈養個體與野生個體彼此間的差異外,亦希望能藉此傳遞野生動物的生態教育,特過更貼近大自然的圈養方式,進而提高 動物福利。
為什麼豐富化很重要
不論是環境或攝食的豐富化,皆有助於動物在圈養環境中保持身、心理的健康,降低圈養狀態下常會發生的健康問題,減輕動物們的壓力與刻板行為,使牠們更容易得到良好的照顧。
有哪些豐富化的例子
給予動物們的豐富化設施,取決於個體在野外的自然行為,透過觀察與研究,讓我們先對動物個體習性與生活空間做充分了解,甚至四季變化也需列入考量。再來便可針對其中的差異性去做變化,像是可以為較習慣躲藏的動物佈置遮蔽處,不定期改變籠舍內的設備、陳設等等,或是製作動物玩具,讓牠們花時間摸索、拆解,抑或利用不同的氣味,也能吸引動物們注意,進而增加其探索行為。
一般來說,要能夠充分發揮豐富化的效用,照養員需要在前置作業上耗費非常多的時間、精力,而後續的觀察也很重要,像是若有動物老化了,不再適合過多高高低低的攀爬棲架,就必須改成較適合「長輩們」的生活空間,與此同時,結合觀察記錄不斷地修正與創新,才能讓動物們過上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