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組 曾淑娟
我們中心(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從創立至今十六年,目前收容的動物總數近九百隻,其中獼猴科的總數就將近四百隻,有台灣獼猴、馬來獼猴、日本獼猴、截尾獼猴、豬尾猴、冠毛獼猴和黑冠猴等。在照養這些動物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狀況,也就是他們的生老病死,而照養動物的過程中,照養員會根據動物的狀況而作出不同的處理方式。
「二伯」是在1998年4月29日來到中心的台灣獼猴,來到中心時己經是成年公猴,之後,就一直在我們的觀察區和其他台灣獼猴過著群體生活,但在2006年7月,發現他四肢不協調,類似人類的中風之後,就將他移出猴群,單獨安置照顧。由於怕他孤單,所以讓他和另一隻叫「阿龍」的年老的台灣獼猴一起作伴。為了讓他能多運動復健,照養員會抽空帶他跟「阿龍」出來散步。可能「二伯」年紀大了,散步過程中,常常走一小段路,就要休息一下;而且因為體力不佳,往往走沒多久,他就會走回平常休息的地方,所以有時候我們都會把他抱到有點距離的地方,再讓他慢慢走回去。
後來因為H1和H2籠舍的空間較小又位於我們中心的前半部,比較方便照料有特殊需求的猴子,所以將H1和H2的四間籠舍規劃為老弱傷殘區。我們於是把「二伯」放在其中一間跟其他五隻猴子作伴,包括「席丹」-被猴群逼迫退休的前猴王、「阿公」-手彎曲的老公猴、「三伯」-無法和其他猴子併群的弱勢老公猴、「小雪」-白內障又缺一隻手臂的年輕母猴、「古意」-剛送進中心時營養不良、外型有點畸形,無法與大猴群併群的年輕母猴。在這個小群體裡,「二伯」位序排名第二,過得很快樂,有時還會有其他猴子幫他理毛,累了就在我們做的吊床睡覺。
一直到了2009年3月底,我們發現「二伯」的皮膚異常,所以請獸醫抽血檢查,意外發現他有慢性腎衰竭現象,當下獸醫就決定幫他輸液。連續三天的輸液治療,再一次抽血檢驗後,發現腎功能指數沒有下降,表示這樣的治療對他沒有效果,於是獸醫與我們再次討論「二伯」的後續照護,由於藥物治療對他的效果不大,而他除了精神差一些,食慾還不錯,所以決定採取安寧照養,把他放回原來的籠舍H2,讓他平靜有尊嚴地走完猴生的最後一刻,而「二伯」就在三天後-4月1日下午,就靜靜的過逝了。
在照養動物的過程中,一定會面對動物的生老病死,對於照養員來說,也常常有難以抉擇和難過的時候,尤其當動物的病情己經到了藥石枉效的地步,我們會選擇讓動物以最少的痛苦和平和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雖然心有不捨,但還是會祝福他們,如果還有來生,能一輩子快樂地生活在原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