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放追蹤這檔事

【野放追蹤這檔事】本篇由獸醫師段雲傑 協助撰稿

曾在收容中心經過救傷的動物們,我們都希望最後能夠順利回到野外生活,但有的個體因為傷勢嚴重或長期治療,在野放前還需要進行野放訓練 及諸多評估,這些前置作業雖然看似繁瑣,但除了事前的野放訓練能大幅增加動物在野外的存活率外,野放追蹤更是動物重返野外後頗為重要的一環,透過發報器(亦稱追蹤器)所反饋的數據,能讓獸醫師或照養員們知道動物在野外的各種狀況,若是個體在其間不幸發生意外,亦能即時出動人力,尋找並帶回動物,幫其再做治療或繼續留下觀察。

在一個好的救傷經驗裡,野放追蹤就佔了一半的功勞,起初的醫療照養固然重要,但後續若無持續追蹤,便無人能得知救傷動物回到野外後,是否有好好生活,甚至最終可能造成大家最不樂見的結果-死亡。且同時,獸醫及照養員也能藉由「野放追蹤」更清楚動物重返自然後的生活,進而去了解其適應狀況,或是否能在爾後的醫療、照養過程中做改進等,因此便能幫助到更多未來需要救傷的動物們。

既然我們口口聲聲地說「野放追蹤」那麼厲害,那是不是每一隻救傷動物都適合為其安裝發報器呢?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其實這是一項專業的技術,除了需要研究人員做長期追蹤分析外,更重要的,每部發報器都造價不菲,也還需要針對不同種類動物們的身形、體重、習性等量身打造,不然可能野放後不到多久時間,個體就會從發報器上掙脫或破壞掉發報器,這些事繁複之餘,也算是件浩大工程,故目前還無法達到各種動物都全數追蹤的狀態,因此,現階段只能挑選重要或是有追蹤意義的個體進行。

下回如果您在野外看到動物身上揹著背包或小盒子甚至環狀物,可能就是我們在進行的野放追蹤個體唷!

?小編後記:

前陣子大雨滂沱了好多時日,有天因為有事要找雲傑,撥電話給他時,訊號奇差無比,詢問後才得知他與中心另一位照養員宏偉跑到山上去了。

「因為一隻 #大冠鷲 的追蹤器顯示,牠已經在原地不動好幾天了,而且最後找了好久才找到牠。」

:結果呢?牠還好嗎?

正當小編忐忑不安等待雲傑回覆時,只聽見他無奈地說道「牠沒事,應該只是這幾天雨勢太大,牠就不想動、不想弄濕自己吧!」

多麼傲嬌的大鳥呀!你真是搞得我們兩位同仁七葷八素的呢!不過,得知大冠鷲平安無事,先前的勞累也瞬間變成雲朵一般的輕盈了(才怪)。

只是想說,還是很感謝中心每位替動物們勞神費心的同仁們,連「後續醫療服務」都做得這麼好你看看,掌聲鼓勵鼓勵起來!  

也歡迎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pustptrc/